2025.09.23~2025.09.24國際食品紅綠燈警訊

1. 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(MFDS)發布業者回收완주로컬푸드과실생산자협동조합之草莓雪酪產品(자연에퐁당빠져든딸기소르베),原因係產品細菌數超標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2. 法國Rappel Conso發布業者回收U - BEAUDE品牌之牛奶和乳製品產品(Bleu de Beaude cremeux),原因係產品遭李斯特菌(Listeria monocytogenes)污染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3. 法國Rappel Conso發布業者回收HiPRO品牌之牛奶和乳製品產品(HiPRO à boire saveur chocolat),原因係產品出現感官變化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4. 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(MFDS)發布業者回收산내들푸드之豆腐產品(반석두부),原因係產品大腸桿菌群超標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5. 法國Rappel Conso發布業者回收BIGG品牌之漁業及水產養殖產品(Bigorneau vivant 200/250 pcs/kg gros péché Atl.Nord-Est),原因係產品遭大腸桿菌(Escherichia coli)污染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6. 比利時聯邦食品鏈安全局(AFSCA)發布業者回收Bartnik品牌之蜂花粉產品(Pyłek kwiatowy naturalny pszczeli),原因係產品中吡咯利啶生物鹼(alcaloïdes pyrrolizidiniques)含量過高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7. 比利時聯邦食品鏈安全局(AFSCA)發布業者回收Holland and Barrett品牌之保健食品產品(Son de Psyllium),原因係產品中礦物油(MOAH)的含量過高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綠燈 法國Rappel Conso發布回收OCEAN FRESH品牌之漁業及水產養殖產品(Longe de thon albacore),原因係產品含組織胺(histamine)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8. 比利時聯邦食品鏈安全局(AFSCA)發布業者回收Bartnik品牌之蜂花粉產品(Pyłek kwiatowy naturalny pszczeli),原因係產品中吡咯利啶生物鹼(alcaloïdes pyrrolizidiniques)含量過高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9. 法國Rappel Conso發布業者回收PETIT PRIX品牌之肉類產品(AILERON DE DINDE SOUS ATM),原因係產品遭李斯特菌(Listeria monocytogenes)污染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10. 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(MFDS)發布業者回收완주로컬푸드과실생산자협동조합之草莓雪酪產品(자연에퐁당빠져든딸기소르베),原因係產品細菌數超標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11. 比利時聯邦食品鏈安全局(AFSCA)發布業者回收Golden Lion品牌之芝麻油產品(Sesame Oil – huile de sésame),原因係產品縮水甘油脂肪醋酸、礦物油、3-單氯丙二醇(glycidyl esters、MOAH、3-MCPD)含量過高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12. 法國Rappel Conso發布業者回收SAS SAZY品牌肉類產品(Steak Haché),原因係產品遭沙門氏菌(Salmonella)污染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13. 法國Rappel Conso發布業者回收TINEL品牌之肉類產品(PATE DE CAMPAGNE PUR PORC),原因係產品遭李斯特菌(Listeria monocytogenes)污染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14. 比利時聯邦食品鏈安全局(AFSCA)發布業者回收Carrefour The Market之即食餐盒產品(COUSCOUS Poulet et merguez),原因係產品冷鏈中斷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15. 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(MFDS)發布業者回收굼벵이브라더스之可食昆蟲產品(굼벵이브라더스),原因係產品不符合重金屬標準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16. 比利時聯邦食品鏈安全局(AFSCA)發布業者回收Holland and Barrett品牌之保健食品產品(Son de Psyllium),原因係產品中礦物油(MOAH)的含量過高,經查回收產品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。
♦♦♦♦♦給會員的提醒♦♦♦♦♦
- 注意微生物風險:各國食品發生多起李斯特菌、大腸桿菌、總菌量污染各類食品之情形,其他各國發生多起生物性污染事件,提醒食品業者應加強注意供應商及自身之作業環境、儲存溫度、水源、人員等衛生管理及防止交叉污染等管控。
- 注意潛在危機:各國發生產品組織胺含量、生物鹼含量超標及化學物質污染,提醒食品業者注意製程管理、冷鍊管理、供應商管理、建立自主檢驗機制或向供應商索取報告,並了解生產國或販售地相關法規標準。
網址:連結
新聞及圖片出處: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