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%關稅壓頂 台灣食品在美喊漲 進口商揭背後壓力

美國對各國加徵關稅,包括對台灣商品加徵20%。灣區的進口食品業者表示,之前關稅10%時,還能與台灣出口商協調彼此吸收,但加徵20%,真的是撐不住,下一批新到港的商品也只能跟著喊漲,不過對外零售價的漲幅仍會控制在10%內,以維持市場穩定。台灣政府也表示,努力協助業者布局美國,也是拓展市場的方法。
北加康寶食品代理許多台灣商品進口到美國,也是這次承辦「2025 Taiwan Select」活動的主辦商。康寶食品創辦人之一Amy表示,之前美國宣布課徵關稅10%時,進口商和出口商都各自吸收5%關稅,如今關稅加徵拉高到20%,新到港的貨櫃即將被課稅,零售價格也只好部分反映調漲。
Amy分析,身為食品進口代理商,不能將商品一次漲足,因為漲太高,消費者不買單,也賣不出去;此外,康寶引進許多台灣商品屬於小眾、健康的食品,許多有需求的消費者還是會買,市場區隔化也是康寶能持續經營的方法。
代理亞洲許多國家商品的康元公司副總裁Ricky Leung表示,夏天一向是零售業淡季,今年夏天的零售銷售量的確比往年又有些許減少,但等到了冬天的銷售旺季,就能看到關稅影響零售市場的全面狀況;尤其許多貨物現在還沒被加徵關稅,就像他們公司之前進口伊莎貝爾月餅,是關稅還在10%時就到美國的,他們公司與工廠分別吸收掉了5%關稅,因此價格還能維持去年原價。
Ricky Leung分析,美國政府要加徵20%關稅,對廠商來說不得不把關稅反映在價格上了,從9月開始,零售市場會有比較明顯的價格調漲,不過整體來說,扣除其他費用,應該只會漲5%到8%左右。
駐舊金山台北經文處經濟組長陳愛蘭表示,除協助業者參展,也希望能推動台灣食品業者提前布局美國市場,就像台灣的電子業經驗一樣,透過食品加工、代工,讓產品能更有競爭力,而這也是接下來努力的方向與目標,增加更多市場可能性。
網址:連結
新聞出處:世界新聞網
圖片出處:網路圖片